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2019年山東成考高起點《史地綜合》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
第1題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繼進行改革,如齊國根據土地情況征稅,魯國按畝征稅。這些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使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B.減輕了封建地主的地租剝削
C.加強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
D.促進了手工業的繁榮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經濟改革的作用。
應試解難: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社會改革在經濟上表現為稅制改革。齊國“相地而衰征”,根據土地的好壞貧瘠征收不同的賦稅;魯國實行“初稅畝”,按土地畝數征收稅賦,從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私有制。這些改革逐漸瓦解了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井田制,發展了土地私有制.促使奴隸主貴族階級逐漸沒落,封建地主階級漸趨形成。
第2題 秦統一六國后,頒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其中屬于文化方面的是( )
A.八股取士
B.獨尊儒術
C.統一文字
D.推崇理學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秦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應試解難:秦統一六國后,建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制度,用焚書坑儒鎮壓反對派,控制思想;下令把簡化了的字體小篆作為標準字體,文字的統一促進了文化的交流。
A、B、D三項分別開始于明代、漢武帝時期、宋代。
第3題 北魏孝文帝下詔,官員在朝議時,三十歲以上者可使用鮮卑語,三十歲以下者應當“從正音(說漢話)”,否則“降爵黜官”。這一措施的實施( )
A.實現了語言的統一
B.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C.加劇了北魏內部矛盾
D.緩解了南北政治對峙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廣漢話措施的作用。
應試解難:北魏孝文帝實施漢化改革。其中,禁胡語、講漢話是孝文帝實施漢化中較為重要的政策。這一政策加速了北方各族人.民相互聯系和影響的進程,促進了我國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第4題 六部是隋唐至明清的中央行政機構,其中吏部的主要職責是主管( )
A.戶口、賦稅
B.國家禮儀
C.刑罰
D.官員任免和考核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六部的主要職責。
應試解難:六部是尚書省的下設機構,包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戶部主管戶口、賦稅等;禮部主管國家禮儀制度;兵部主管軍政;刑部主管刑法和刑罰;工部主管國家的工程建設。
第5題 北宋改革科舉考試程序,殿試成為定制,考試結果由皇帝直接掌握,進士及第者被稱為“天子門生”。這一改革( )
A.有利于皇權的加強
B.減少了及第者名額
C.擴大了政權的基礎
D.有利于相權的削弱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北宋科舉考試程序改革的作用。
應試解難:北宋科舉考試主要有州試、省試和殿試三級考試。州試、省試考試合格者要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進士及第者均為“天子門生”。這既是加強,皇權的手段,也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
第6題 1662年,鄭成功率領軍隊擊敗西方殖民者,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這些殖民者來自(??)
A.荷蘭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國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鄭成功收復臺灣。
應試解難: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臺灣。1661年,鄭成功率部從金門出發,橫渡臺灣海峽,打擊荷蘭殖民者。1662年,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第7題 規定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合法地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不平等條約簽訂于( )
A.第1次鴉片戰爭時期
B.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
C.甲午戰爭時期
D.義和團運動時期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天津條約》簽訂的時間。
應試解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中,俄、美、英、法四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條約內容包括:外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等。
第8題 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興起,當時在中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奕忻
B.曾國藩
C.左宗棠
D.李鴻章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晚清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
應試解難: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內部出現了洋務派。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
奕訴、文祥,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和左宗棠。
第9題 19世紀,日本外務大臣曾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日本財政部門全部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所以,一想到現在有三億五千萬日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或私人都頓覺無比的富裕。使日本獲得該筆巨額賠款的條約是(??)
A.《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南京條約》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馬關條約》的內容。
應試解難: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A、B、D三項條約的簽訂者均不含日本。
第10題 在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過程中,毛澤東及時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經驗后指出,造成工農武裝割據的必要條件是(??)
A.第1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影響
B.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存在
C.蘇聯的幫助與支持
D.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點撥:本題考查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應試解難:在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其中,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長期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山東成考 模擬試題及答案
山東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