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一、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德育原則是有效地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 )
A.基本要求
B.具體程序
C.具體方法
D.實施途徑
答案:C
2.通過常規訓練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辦法屬于( )
A.說理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樣示范法
D.實際鍛煉法
答案:D
3.德育是教育者培養受教育者( )
A.政治立場和觀點的教育
B.政治思想的教育
C.道德品質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答案:D
4.德育過程的基礎( )
A.活動和交往
B.自我教育
C.學校教育
D.說理教育
答案:A
5.德育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 )
A.認識水平之間的矛盾
B.智力水平之間的矛盾
C.品德水平之問的矛盾
D.能力水平之問的矛盾
答案:C
6.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其進行順序是(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意為開端,意、知、情、行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
答案:D
7.學校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教學
B.社會實踐活動
C.課外活動
D.班主任工作
答案:A
8.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曾提出過的著名德育原則足( )
A.社會化活動法則
B.教學的教育性原則
C.自然后果原則
D.知行統一原則
答案:B
9.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德育原則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經驗( )
A.烏申斯基
B.加里寧
C.馬卡連柯
D.贊科夫
答案:C
10.通過操行評定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方法屬于( )
A.說服教育法
B.品德評價法
C.榜樣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B
11.首次從理論上論證班級授課制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
B.洛克
C.赫爾巴特
D.盧梭
答案: A
12.在教育學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論派別,其中美國的鮑爾斯與金蒂斯倡導的是()
A.實驗教育學
B.文化教育學
C.實用主義教育學
D.批判教育學
答案: D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德育過程就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
答案:錯誤。德育過程和思想品德形成過程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點:其一,范疇不同。德育過程屬于教育活動,思想品德形成過程屬于素質發展范疇。其二,影響因素不同。其三,結果不同。
14.“一個鑰匙開一把鎖”體現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則。
答案:錯誤。體現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則。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有哪些?
答案:德育過程具有以下幾條基本規律:(1)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發展過程;(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16.簡述“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這一德育過程規律。
答案:(1)德育過程的長期性是由人的認識規律決定的。德育內容、方法不會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會不斷地發展、變化,德育任務的完成是一個長期過程。
(2)青少年可塑性強、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經驗,常表現為品德水平時高時低,說明了德育過程的反復性。
(3)每一次反復都不是前一次的簡單重復,而是注入了新的內容,帶有逐步提高的性質。這就要求教育者抓反復、反復抓。
17.教育的文化功能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1)傳遞保存文化。
(2)活化文化。
(3)交流、融合文化。
(4)選擇文化。
(5)更新與創造文化。
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聯系實際,論述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德育原則。
答案:(1)這一原則的基本涵義是: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理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并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2)這一原則是根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過程的本質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正面引導與紀律約束是相輔相成的。
(3)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是:①堅持正面教育原則。以科學的理論,客觀的事實,先進的榜樣和表揚、鼓勵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導學生。
?、趫猿謹[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啟發自覺。做到事要實,理要真,情理交融。
?、劢⒔∪珜W校規章制度和集體組織的公約、守則等,并且嚴格管理,認真執行,督促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19~30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人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完成的智力活動方式是( )
A.動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技能
D.練習
答案:B
20.操作技能的特點是( )
A.物質性、外顯性、展開性
B.物質性、外顯性、簡縮性
C.觀念性、內隱性、簡縮性
D.觀念性、內穩性、展開性
答案:A
21.在操作技能形成過程中,視覺控制逐漸讓位于動覺控制的階段是(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答案:C
22.在智力技能形成過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動模式以展開的、外顯的方式予以實施的階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
答案:C
23.技能屬于哪個范疇( )
A.心理過程
B.知識
C.個性
D.能力
答案:A
24.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A.練習
B.感知
C.活動
D.思維
答案:A
25.視覺控制作用大大降低,不需要視覺專門控制,動覺控制占主導地位是哪一操作技能階段的特點(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答案:D
26.智力活動的對象特性是( )
A.物質性
B.展開性
C.觀念性
D.簡縮性
答案:C
27.學生效仿教師提供的示范操作動作,在頭腦中形成有關操作活動的動覺映像,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哪個階段( )
A.操作整合
B.操作模仿
C.操作熟練
D.操作定向
答案:B
28.學生動作的執行由出聲的外部語言到不出聲的外部語言,再到內部語言的過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個階段(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內化
D.操作練習
答案:C
29.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是()
A.望梅止渴
B.談梅止渴
C.含梅止渴
D.食梅止渴
答案: B
30.運用已有知識經驗,按照現成方案與程序解決問題的思維是()
A.常規性思維
B.集中性思維
C.創造性思維
D.發散性思維
答案: A
六、辨析題:31~3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而形成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方式。
答案:錯誤。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方式。
32.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與一般的隨意運動無區別。
答案:錯誤。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區別于一般的隨意運動。
七、簡答題:33~35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分析操作技能的特點和形成階段。
答案:操作技能的特點:活動對象的物質性;動作進行的外顯性;動作結構的展開性。操作技能的形成大體包括以下四個階段:(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練。
34.簡述智力技能的特點和形成階段。
答案:智力技能的特點:智力技能動作對象的觀念性;動作進行的內隱性;動作結構的簡縮性。智力技能的形成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內化。
35.簡述心理健康的現實標準。
答案: (1)自我意識正確。
(2)人際關系協調。
(3)性別角色分化。
(4)情緒積極穩定。
(5)社會適應良好。
(6)人格結構完整。
八、論述題:36小題,15分。
36.如何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答案:(1)指導學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完整過程,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像,通過表象調節動作。并要求掌握分解的動作要領,防止操作技能學習中出現盲目模仿。(2)為學生提供典型的操作技能示范,以利于學生的模仿學習。(3)組織有效的練習。組織有效的練習應注意以下幾點: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增強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和知識,提高練習的效率;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先簡后繁;正確掌握練習速度,保汪練習質量;適當安排練習次數和時間;練習方式要多樣化;讓學生每次知道練習結果,及時改進。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山東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2018年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練習題及答案(10)
下一篇:2018年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練習題及答案(8)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