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1.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區分的是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C.反映論和先驗論
D.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2.哲學上的一元論就是肯定
A.世界萬物具有可知性
B.物質和運動具有不可分割性
C.世界萬物具有統一性
D.時間和空間具有不可分割性
3.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
A.事物結構的優化
B.事物數量的增加和位置的移動
C.事物性質的改變
D.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4.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是
A.同一性和斗爭性
B.根本性和非根本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
D.對抗性和非對抗性
5.否定之否定規律提示了事物的發展是
A.穩定性與變動性的統一
B.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C.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
D.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
6.認識的高級階段是
A.直接認識
B.間接認識
C.感性認識
D.理性認識
7.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就是檢驗主觀認識是否
A.符合書本知識
B.被多數人贊同
C.符合客觀實際
D.被群眾所掌握
8.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的
A.物質觀
B.認識論
C.發展觀
D.一元論
9.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
B.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
C.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的統一
D.地理環境與人口因素的統一
10.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
A.階級斗爭
B.社會基本矛盾
C.社會改革
D.科學技術革命
11.唯物史觀認為,歷史人物的活動可以
A.根本改變歷史發展的方向
B.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進程
C.完全擺脫社會規律的制約
D.深刻影響社會歷史的發展
12.認清國情是認清和解決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是
A.封建社會
B.資本主義社會
C.新民主主義社會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3.農民階級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中所處的地位是
A.領導者
B.主力軍
C.先鋒隊
D.參與者
14.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農村革命根據地能夠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
B.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
C.有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
D.黨的領導及其正確的政策
15.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存在著進步勢力、中間勢力和頑固勢力,黨對中間勢力采取的策略方針是
A.發展
B.孤立
C.反對
D.爭取
16.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這段話旨在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必須
A.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道路
B.正確處理各種經濟關系
C.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
D.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社會矛盾
1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歷史依據是
A.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B.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
C.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D.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
18.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精髓是
A.與時俱進
B.求真務實
C.解放思想
D.實事求是
19.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是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自主創新能力
C.當今時代主題
D.市場經濟理論
20.住房、物價、收入、醫療、教育等民生熱點問題備受百姓關注。這些問題反映了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是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B.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C.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2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立國之本是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堅持改革開放
D.實現共同富裕
22.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是
A.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
B.改善人民生活
C.健全社會主義法治
D.構建和諧社會
2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問題是
A.深化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B.形成科學的宏觀調控體系
C.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D.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24.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這一時期最鮮明的特征是
A.經濟發展
B.社會穩定
C.改革開放
D.創新驅動
25.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這一基本國策的立足點是
A.內外聯動,互惠互利
B.多元平衡,共同發展
C.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D.相互借鑒,求同存異
2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B.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C.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D.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7.當前,制約我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是
A.農民收入偏低
B.農村發展滯后
C.城鄉二元結構
D.農業投入不足
28.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是
A.防控金融風險
B.建設創新型國家
C.調整經濟結構
D.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2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B.社會主義榮辱觀
C.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D.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30.推進社會建設的重點是
A.推進公民道德建設
B.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C.保障和改善民生
D.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3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核心是
A.兩制并存
B.高度自治
C.一個中國
D.長期繁榮
32.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中國家
A.應提高防范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B.應抵制經濟全球化
C.難以抓住機遇,應回避風險
D.可無視風險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33.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是
A.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一位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
D.互惠互利、共贏共存
34.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
A.民族團結
B.民族平等
C.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D.民族合作
35.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C.有效預防和懲治腐敗
D.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36.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十一次會議決定設立國家憲法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國家憲法日的日期是
A.1月1日
B.5月4日
C.9月10 日
D.12月4日
37.2015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據初步核算,201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6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A.6.5%
B.7.4%
C.9.2%
D.10.4%
38.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其中一步是到2025年
A.邁人制造強國行列
B.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成為制造業大國
C.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
D.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39.2014年11月11日,亞太經合組織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我國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各成員領導人圍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主題深入交換意見。此次會議的舉辦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天津
D.廣州
40.2015年4月24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紀念活動。本次活動是紀念萬隆會議召開
A.50周年
B.55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二、辨析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社會規律是通過人們的活動表現出來的,這表明社會規律不具有客觀性,是可以被創造或消滅的。
42.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是一勞永逸的,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簡述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含義及其表現。
44.毛澤東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45.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做出的重大抉擇。當前,進一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簡述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含義及其表現。
四、論述題:20分
46.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如何理解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山東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