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2019年山東成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只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什么人間奇跡都能創造出來。
42.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簡述生產方式的含義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44.與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相比,新民主主義革命有哪些特點?
45.簡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意義。
答案:
二、辨析
41.錯誤.
(1)要正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正確處理主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關系.強調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要以承認并遵循客觀規律為前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是充分發揮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巾的主體作用.而物質世界存在其內在的規律性.人的行為如果違背它,必然受習規律的懲罰,導致無效或失敗的結果,所以,按照客麓規律辦事是正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基本要求。
(2)強調客觀規律,并不是否定主觀能動性,恰恰是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不講尊重客觀規律,就會夸大精神的作用,導致實踐中的唯心主義。題中的“只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什么人間奇跡都能偽造出來”的觀點顯然并沒有以承認和遵循客觀規律為前提,而是過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性結合起來,只有如此,才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42.正確。
(1)我國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它是黨和政府根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結合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和民族問題長期存在的客觀實際制定的,是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問題的重要行為準則,是我國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不會實現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則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結果;各民族共同繁榮,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促進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三、筒答題
43.(1)生產方式是人類借以向自然界謀取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是特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
(2)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這種決定作用表現在四個方面:第1,生產方式是人類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根本動力,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第二,生產方式是人類和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第三,生產方式是形成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第四,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
44.與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相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有:
(1)革命領導權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只是追隨資產階級參加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
(2)革命指導思想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從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武器庫中學來的,而新民主主義革命則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
(3)革命目標和革命前途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要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為目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則要在中國建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然后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日標是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
4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意義有:
(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我們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有力應對來自國際環境的各種挑戰和風險。
(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山東成考 模擬試題及答案
山東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